“在巴士的车头,可以看到一群围着池塘跳水的青蛙,随着巴士的开动,青蛙也仿佛跳来跳去,这是我在童谣《齐齐望过去》歌词中获得的灵感。希望这些图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府童谣的魅力。”
11月9日,在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一场充满创意与文化的活动——“广府童谣文旅专线巴士彩绘”正在举行,这也标志着“广府童谣湾区颂——2024年首届广府童谣嘉年华”正式拉开序幕。
在活动现场,一辆名为“广府童谣文旅专线”的特色主题巴士格外引人注目。这辆巴士是由活动主办方与广州巴士集团联手打造的文化专车,旨在通过“巴士+文化”的创新模式,传播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情。车身上的图案全部出自何香凝纪念学校高年级学生之手,他们以《落雨大》《氹氹转,菊花园》《齐齐望过去》等广府童谣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充满童真与创意的作品。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要熟悉和学唱广府童谣,了解童谣所唱的内容,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创意创作。”“我设计的跳水的青蛙,就是希望通过这些童谣里的画面让更多人了解广府童谣的魅力。”何香凝纪念学校的罗沛洋同学自豪地告诉记者。
学校书画社的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用鲜艳的颜色勾勒出生动的场景,让整辆巴士变得绚丽多彩。“能在这样的活动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书画社成员开心地表示。据悉,这辆广府童谣文旅专线巴士即将投入运营,届时市民朋友们将有机会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见到这辆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移动艺术馆。
随着活动的进行,学校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熟悉的童谣声,《落雨大》《氹氹转,菊花园》等经典歌曲唤醒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孩子们手持“盏鬼”粤语俚语牌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手中的‘掂过碌蔗’,意思是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平时我们考试或比赛前都会用这句话给对方加油鼓劲!”一名同学兴奋地介绍着手中的俚语牌。
何香凝纪念学校在本次活动中正式成立了“荔童参事团”,与会嘉宾共同为“荔童参事团”揭牌,小参事代表满怀激情地接过了象征责任与使命的“荔童参事团”旗帜。该校校长黄宏杰在致辞中说,构建有效的儿童参与机制是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荔童参事团的成立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贡献智慧的平台,还将助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孩子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荔童参事团”是一个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参与组织,旨在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学校活动、学校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长效机制,鼓励儿童参与荔湾城市建设、社会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校园发展,让儿童更加读懂荔湾、热爱荔湾,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据了解,2023年以来,荔湾区积极推动搭建儿童参与体系,完善儿童参与机制,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截至目前,荔湾区已成立“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荔童参事团共19个,选聘荔童参事共129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儿童参与活动,培养儿童城市小主人翁意识,引导孩子们从小关心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为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何香凝纪念学校始建于1931年,因坐落于妇女运动先驱者、巾帼代表何香凝先生的故乡而得名。199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何香凝纪念学校。何香凝先生不仅是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还是著名的美术家和教育家,她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学校的师生们。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何香凝先生的精神作为办学理念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1994年,学校设立了“何香凝先生纪念室”,被命名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何香凝纪念学校荔童参事团的成立,将为进一步推广广府文化和促进儿童友好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